返回第82章 新剧本,加点人文关怀?  华娱之摄影系大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2章 新剧本,加点人文关怀?
    首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奖的颁奖典礼落幕后,其影响力如同燎原之火,迅速席卷整个电影圈。
    次日,央视电影频道重播了典礼盛况,镜头缓缓扫过获奖者的面庞,尤其是吴宸手握最佳青年导演奖杯的身影,成为无数观众瞩目的焦点。
    在佛山,吴阳明和袁晓琴坐在家中电视机前,看着这一幕,笑得合不拢嘴。
    这场盛事同样在业内掀起波澜。
    东城区和平里东街,光线传媒的办公室内,董事长王常田凝视着新闻画面,双手环抱胸前,倚靠在办公椅上,陷入沉思。
    办公桌上摆着一份数据报表,上面清晰列出2002至2005年间国内主流院线和银幕数量的增长速度——短短几年,竟翻了一倍有余。
    光线传媒凭借《音乐风云榜》、《娱乐人物周刊》、《影视风云榜》等十余档综艺节目,如今稳坐中国最大电视节目制作与发行商的宝座,风头无两。
    然而,总局传来的“两台合并”政策风声却让他警觉。
    因为政策一旦落地,光线的利润空间必将大幅缩水,战略转型已迫在眉睫。
    转向影视行业是大势所趋,但光线传媒长期深耕媒体领域,缺乏电影行业的根基。
    在这次导演协会奖上,近两百位导演中,与光线有交集的屈指可数,更别提什么话语权。
    “敲门砖”
    王常田眯起眼睛,低声喃喃。
    贸然闯入陌生领域,没有敲门砖,只怕会碰得头破血流。
    靠摸爬打滚,怕是要撞的头破血流。
    敲门砖这东西,讲究颇多:要么找对人,要么砸钱开路。
    若能两者兼得,则事半功倍。
    颁奖典礼两天后,吴宸与宁浩再次走进中影大厦,手里攥着一迭厚实的剧本。
    相比初次拜访时的拘谨,宁浩这次明显轻松不少。
    吴宸礼数周到地和高成升打了招呼,才步入韩三评的办公室。
    两人刚落座,韩三评便笑着接过宁浩递来的剧本:“打磨得怎么样了?”
    “我看了,细节润色了不少,比第一版强了很多。”
    吴宸轻笑回应。
    这剧本比他记忆中上一世的版本完善许多,经费不再捉襟见肘,让宁浩等人得以在剧情打磨上更加用心,冲突更饱满,笑点也更密集,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哦?”韩三评眼中闪过一丝好奇,翻开剧本细看。
    片刻后,韩三评满意地点点头:
    “冲突更强了,笑点也密集了不少。年后开机,抓紧时间。”
    吴宸趁热打铁:“韩总,师兄,剧本没问题,但我有个小建议。
    片名《大钻石》感觉有点俗,不如咱们改一个,就叫《疯狂的石头》,更贴剧情,也更有喜剧味儿,你们觉得如何?”
    韩三评和宁浩皆一愣,低头琢磨。
    “疯狂的石头”
    两人反复咀嚼,越想越觉得这个名字别有韵味。
    宁浩猛然抬头,拍了一下大腿:“我看成!”
    “有味道!”
    韩三评徐徐点头。
    三人意见一致,《大钻石》正式更名为《疯狂的石头》。
    临走前,吴宸特意回头:
    “韩总,报道上,记得让撰文的工作人员把我那‘星宸影业’多提两遍,露个脸,这是我这小公司第一部参与制作的电影”
    韩三评哑然失笑,摆摆手:“行了!”
    几天后,中影集团发布官方新闻稿:
    “中影集团携手星宸影业打造,由宁浩执导的喜剧片《疯狂的石头》即将开机。
    这是星宸影业成立后的首部作品,也是宁浩继《香火》、《绿草地》(未上映)后的又一力作。
    影片预计于今年上映,敬请期待!”
    消息传出,大众反应平平。
    中影一年发布十余次项目新闻,导演又籍籍无名,未能掀起波澜。
    但业内人士却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
    有人特意查了星宸影业——公司法人:吴宸。
    单凭这一条,就足以引人注目。
    “吴宸和中影联合制作?”
    华谊的王中君眉目紧皱,吴宸和中影扯上关系,华艺想挖人怕是难上加难。
    同日,保利华亿宣传总监杨劲松正与顾长未商讨下月柏林电影节事宜,得知消息,乐呵呵道:
    “顾导,你那摄影系的师弟不声不响就弄出个公司,还搭上中影,走上制作这路子,看来野心不小啊。”
    顾长未微微一笑:“年轻人嘛,爱折腾。”
    “折腾点好。”杨劲松点头,随即压低声音,“对了,顾导,柏林电影节,嫂子去不去?”
    他想起蒋雯丽掌掴事件,心有余悸,万一在柏林也整这么一出,岂不是闹国际笑话了。
    作为宣传负责人,他必须把风险给控制住了。
    “她不去。”
    “那怪可惜的!”
    “.”
    时间一天天过去,吴宸没有浪费时间,思考良久,终于开写新剧本《黑天鹅》。
    这部作品与《黑暗面》、《活埋》风格相近,表面是惊悚题材,实则内涵深厚,是一部剧情片。
    这部电影实际上是从达伦·阿伦诺夫斯基剧本《替身》中衍生出来的故事。
    这两个故事最终拍成了两部电影,《黑天鹅》剧本则是在2008年左右才正式诞生。
    他提前动笔,不存在撞车的可能。
    而且若是他把这电影拍出来,说不定达伦·阿伦诺夫斯基都得找上门,奉他为知己好友。
    只是唯一麻烦点便是,这部电影投资虽然算不上大制作,但是几百万美金还是要的。
    吴宸脑一边写着,一边思索着这钱要怎么来,一边苦恼资金来源。
    “果然还是太穷了!”吴宸忍不住自嘲一番。
    11月17日京城时间早上9点,第62届金球奖颁奖典礼正式举行。
    随着金球奖连续多少年了尽心竭力地讨好奥斯卡,尽管预测的业绩却越来越差,甚至不比年仅10岁的广播影评人协会奖脉把得准。
    但是凭这份持之以恒,收视率逐年飙升,关注度越来越广,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创出的这块金字招牌,越做越大,吸引来了全球各大媒体。
    张艺某带着《十面埋伏》出席,央视记者还为此做了专访。
    京城电影学院内,吴宸和朴松日几人在路上都能听到同学们对于这一次张艺某拿奖的期盼。
    然而中午时分,消息传回。
    【金球奖莱昂纳多称帝,《十面埋伏》惜败劲敌.】
    业内哗然,争论两极分化。
    【人民需要金球奖吗?】
    【评奖有偶然性,落选很正常!】
    【张艺谋落败金球心情沮丧,全力“埋伏”奥斯卡!】
    无论如何,业内只能将希望寄托于一周后的奥斯卡提名。
    作为国内导演的领军人物,张艺某屡次折戟,让业内对于金球奖和奥斯卡蒙上了一层阴影。
    不过张艺某金球的失利,倒是让陈凯哥松了一口气。
    京城胡同深处,一座祖传四合院内,陈凯哥翻阅国内报道,心中既遗憾又庆幸。
    《霸王别姬》是内地唯一一座金球奖最佳外语片,这个记录尘封已经十一年了。
    “张导这电影倒是可惜了.”
    陈虹在一旁,瞅着陈凯哥眼里复杂之色闪过,不禁笑了笑。
    她知道陈凯哥和张艺某的关系,两人既是朋友,又是相互之间最大的竞争对手。
    对于爱面子的陈凯哥而言,他是不希望输给张艺某的,否则就不会在《英雄》之后,《无极》的剧本仓促上马。
    “嗯,老谋子这片子,差了点人文关怀,导致输给了西班牙的《深海长眠》,我得吸取他的教训,《无极》要多加点.”
    陈凯哥默默点头,脑海中已开始勾勒更完善的《无极》。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